公募25周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易方达高管 刘发宏 公募25周年

公募25周年

2023-04-19 00: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公募25周年 |“00后”易方达的1/26(下))

耕耘10年,叶俊英终于带领易方达从老11冲入三甲。

2011年,易方达管理资产净值排名行业第三,仅次于华夏、嘉实。

这一年,他把总经理的接力棒交到了刘晓艳手中。

“作为一个女性,事业心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缺少男性般的气场,”刘晓艳对媒体谦虚的说。而叶俊英对这位公司自主培养的继任者充满信任,自此财权、人权,一切充分放权,让其大展拳脚。而他坐镇董事长,只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

到2016年,全民理财潮风起,依靠余额宝翻身的天弘已成为行业第一,易方达管理规模依然排名第三。而另一面,更被业界看重的非货基管理规模,易方达却是再一次蝉联冠军。

这一年,新任董事长詹余引进入,与刘晓艳组成 新班子,而叶俊英得以隐退。

这里面有个点,很少有人注意到,詹余引是武汉大学1986级计算机软件科学系的,而刘晓艳就读的是武汉大学经济系85级,他们应该是同期在武大求学。

巍巍学府珞珈山下,或许他们已有过多次不期而遇,未曾想数年后又会在易方达聚首。

2020年初武汉新冠疫情爆发后,易方达公司以基金会的名义多次捐款捐物,同时在集团内部发出专项募捐倡议书,号召所有同事以实际行动支援武汉。这是大难之下同胞的守望相助,也是武大学子的拳拳之心。至今刘晓艳还是武汉大学广州校友会的副会长。

有这份渊源,更多一份默契,和谐稳固的领导班子,成为刘晓艳接力打造易方达这艘公募航母的压舱石。

至此,领军人终于可以放心,开始逐梦私募圈。

如果说有一种理想型领导人的话,叶俊英就是;如果说有一种代际传承模范的话,易方达就是。而如今刘晓艳带领易方达站稳公募之巅,更说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点执念

2023年最新的一次采访里,刘晓艳介绍,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截至2022年底,最近20年、最近10年、最近5年的平均年化年化收益率分别是13.7%、12.3%、9.3%,不算很高,但正好是一个“GDP+”的收益率。公募基金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是能为投资者分享到经济增长成果的。

20多年了,于她,始终是这一点执念。

在易方达之前,刘晓艳有较长的投资经历。最早她是在广发证券资金部,后来到过咨询公司编辑广发快讯和沪深股票资料。1994年至2001年,她曾历任广发证券投资理财部投资人员、基金部基金经理、基金投资理财部副总经理、基金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她经常公开提及,她的公募基金生涯始于一次偶然事件。上世纪90年代末,身为券商投资人员,她看到了终生难忘的一幕:一对老年夫妇因为炒股亏损坐在营业部门口台阶上痛哭。“当时我内心非常震撼,也非常难受,希望能帮老百姓赚钱。”公司领导告诉她,“去做基金吧,基金是给大众理财的。”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从参与易方达的筹建到一步步走到台前,她的卓越天赋让业内赞叹。

刚成立,她担任的是公司督察员。2003年12月9月,易方达策略成长发行,易方达动员全体员工营销,其中,刘晓艳负责江苏片区的销售。她没有从银行作为突破口,而是选择当时基金销售比较少的券商渠道,说服华泰证券发动所有营业部为易方达销售基金,最终收效明显。

就从那时起,叶俊英把她从后台调到了前台,自此一路从易方达总经理助理、市场部总经理、市场总监、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做到总经理。

刘晓艳籍贯湖北,出身于教师家庭,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武大本科毕业后,曾在在一所中专学校任教两年,90年代初考回武汉大学经济学研究生。

生于60年代末期的刘晓艳身上,有着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她觉得自己很幸运,亲历了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各种制度变迁,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道德观的冲击和洗礼。

爱看书,偶尔会写点东西,繁忙工作之余,刘晓艳会关注社会,并喜欢思考。对于家庭,虽然工作很忙,她也要抽出时间陪儿子,看书。“可能因为喜欢,我没有觉得工作特别忙。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关键看你想不想。”

在多年前的媒体采访中,刘晓艳透露:“我儿子比较爱思考,12岁的时候,他问过我一个关于财富的问题,如果全社会的人富裕一点,但自己会穷一点,和全社会穷一点,自己很富裕,你会选择那一种?”她反问她儿子,她儿子说愿意选择第一种。理由是,如果一个人很富,大家穷,会不稳定不安全。

“这也是我的财富观吧,钱当然很重要,可以保证一个人基本的尊严与相对的自由。但财富应该相对均衡,不能有特别贫困的人,承认竞争机制,但贫富悬殊也不能太大。”刘晓艳表示。

假期里,刘晓艳喜欢看风景,回归自然。“有三样东西会震撼人类的灵魂:遥远的星空、灿烂的云彩、壮丽的山河。那种时候觉得自己特别简单特别没有想法,回到很单纯的状态。”

与生活中柔情的一面相对的是其在工作中雷厉风行的作风。

2012年一系列人事调整,动作大胆果敢,颇似当年叶俊英对她和张南的信任。

2012年9月28日,易方达密集发布了多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这一天也成为易方达“三剑客”的诞生日。

在公告中,易方达平稳增长原基金经理侯清濯从基金经理转为研究员。侯清濯2001年就加入易方达任研究员,10年后,回炉重任研究部资深研究员,在当时让业内颇为关注。而接任该基金经理的是其原助理陈皓。

同时,易方达科瑞基金经理付浩离任,原助理郑希接任基金经理。易方达中小盘股票原基金经理何云峰离任,助理张坤接任基金经理。而易方达50指数和消费行业则分别增聘张胜记、萧楠,与林飞、刘芳洁共同管理两只基金。

上任的新人均为易方达独自培养。郑希、陈皓、萧楠、张坤此前都担任过基金经理助理,均是在2005年至2008年期间被招入易方达,任职于研究部,后转基金经理助理。张坤、陈皓、萧楠此后也成为名震基金江湖的易方达三剑客。

张坤更是国内首位合计管理权益类资产超过千亿元的公募基金经理。

2016年,叶俊英离任筹建粤民投,一批“老部下”追随而去,包括粤民投董事、执行总裁肖坚。

此后,刘晓艳迅速调整管理团队。

2016年8月27日,任命原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吴欣荣为副总经理,现任常务副总裁。吴欣荣于1975年出生,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于2001年2月5日加入尚在筹建中的易方达,自2004年起担任基金经理。

自此至今,调整后的易方达核心高管团队一直保持稳定。

一点无奈

刘晓艳是唯一一个在公司几乎全岗位“轮岗”过的总经理。

她做过品牌,愿意尝试各种创新的传播形式。她注重媒体关系,与很多媒体圈的大佬都保持良好的私交。

她做过风控,在坚持刚性原则和创新之间如何把握分寸,她能一锤定音。

她做过投资,知道投研人员需要什么。

她做过市场,了解渠道和机构在乎什么。

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做”,才积累了同样多的“懂”。这份“懂”,让刘晓艳在协调各部门工作、提供业务线支持方面,表现得格外出色。

刘晓艳说,在易方达,首先我们会充分授权,尊重员工的想法和专业能力,我们希望把公司当成大家共同的平台,是完成自己事业的平台。我们的文化提倡“人人都是管理者”,员工在相应的授权下做事业,而公司负责搭平台、建机制,帮助员工解决问题,做好风控,让大家的一些想法和思路可以付诸实践。用一个比喻,就是帮大家把这个环境打扫干净,让大家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施展。

“充分尊重和关心个人,有温度有情义;强调人是公司的核心资产,激发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并营造平等、民主、坦诚、透明、辩论、信任、合作、团结、合谐的内部氛围。”易方达的人本主义管理理念不仅是写在文字上,而且能切实体现到公司日常决策与管理的过程中。

2019年12月26日,易方达基金的股权变更获得批复。变更后,除原有5家股东外,易方达基金新增6家合伙企业股东。

据了解,上述6家合伙企业均为易方达基金员工持股主体,而此次员工持股计划涉及全公司185人,易方达基金2019年员工总人数为779人,超过23.7%的员工拿到了股份。

让业界称赞的绝不仅仅是“有机蔬菜”这种小恩小惠,而是员工能在陪伴公司成长的过程中,不止共苦,更有同甘。

对内大方,对外亦是如此。

以2022年最新数据来看,194家基金管理人在2022年的客户维护费累计达到413.89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407.13亿元同比增长1.66%,客户维护费总额占同期总管理费收入的28.37%。

易方达在渠道建设和维护上一直很重视。其中一个佐证就是在2021年创下公募发行记录的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参与其代销的机构共有152家,渠道矩阵非常庞大,包括75家券商、44家银行、33家其他渠道。业界也留下了“南晓艳,北道滨”之称。

高速发展之下,这个行业亦面临无法回避的挑战。

投资者的利益和机构旱涝保收的管理费之间的矛盾一直被行业投资者所诟病。

随着公募基金2022年年报全部披露,受去年权益市场宽幅波动下跌影响,公募产品出现了万亿级亏损,2022年全年亏损达1.45万亿元,其中,主动权益产品合计亏损近1.3万亿元,在179家基金管理人中,去年仅有50家为持有人实现正收益,占比不足三成。然而公募基金收取管理费共计1458.26亿元。

2022年年报显示,易方达基金管理费收入稳居榜首,成为全市场公募基金唯一管理费收入过百亿机构,达到了101.51亿元,虽然同比下降4.29%,但仍受到关注。

基金业绩是有波动的,投资者常常因为波动拿不住,频繁买卖,结果赚不到基金赚的钱。因此,刘晓艳曾在今年的2023基金业投教创新论坛上表示,培养出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投教、顾问队伍,以专业精神与投资者长期长情常相伴是非常有必要的。

“提升基民获得感没有灵丹妙药,也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让更多的人做起来、行动起来,发展投教、顾问队伍,以专业精神与投资者长期长情常相伴,才能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刘晓艳说。

作为基金行业的从业人员,任重而道远。

制度、管理、投研、人才培养和渠道销售,以及行业发展的滚滚大潮,易方达的成功条件缺一不可。作为王者的易方达的1/26,是国内公募行业大环境发展的产物,不可复制亦不能复制。

“老十一”易方达的故事还将继续,而另一边,一位老十家成员却要跌出前十了,连续多季度的不佳表现下,藏着它的哪些得与失,我们下次再聊。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